开栏语:
疫情的反复冲击,让很多企业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面对疫情和由此引发的其他不确定性,纺织企业该如何应对?在经营受阻的情况下,企业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经营者、专家们又有哪些建议?《纺织服装周刊》就此采访了部分企业和机构的代表,贴近了解一线状况,为行业探究方向,引发思考。
“好多年我们清明、五一都只休一天或者不休了,今年都能休满甚至能多休!”“现在是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货车司机宁愿休息也不拉!”“刚运走一批货,运费涨了五倍!”“勉强维持而已,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基本停摆,客户已经关停了不少!”“本来今年行情还可以,现在可惜了”“生产虽然在继续,但是物料紧张,产线也是开开停停”……4月以来记者和不少企业沟通了当下情况,综合来看,得到的信息并不乐观,太多的始料未及,一点点撕裂着大家对于2022年的憧憬。
受困局被打乱的生产节奏
“今年以来,公司的订单很充沛,特别是海外市场表现非常好,然而因为疫情的起伏,出国签证办理的难度提高,直接影响到了国外客户的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同时,物流问题,也让企业运营困难重重。” 谈到这些,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建中略显无奈。作为国产细纱机产品技术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贝斯特近些年来凭借着持续的技术创新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增势,2021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了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但疫情似乎让企业的运营不得不慢下来。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强也表示,企业2021年的总体状况很好,新品HY-9型全自动落筒机实现了批量销售;国际市场逆势而上,实现了加弹机订单量新突破;开发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落筒锦纶弹力丝机……过去一年是企业的的丰收年,但当他们鼓足了士气迈到2022年时,却也遇到了“始料未及”。“2022年疫情起伏不断,特别上海疫情的爆发,让位于其周边的无锡防控责任加重,给宏源科技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短期内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生产节奏,甚至造成阶段性生产经营停摆。”
周志强告诉记者,最主要的影响是物流不畅,这一方面造成了很多外购外协部件无法进入公司,影响了公司生产及设备装配进度,生产周期延长;另一方面,已安装好设备无法实现发货,库存增加,资金回笼受阻;现有些地区运输虽已放开,但物流成本猛增。此外,人流不畅也形成了重重限制。人员进出无锡市受到限制,对外面对面交流减少,影响了运行效率。特别在市场的开拓上,人员不能外出,信息量明显减少,一些大项目必须要面对面交流,现无法进行,进展缓慢。公司推进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部分设备已到公司,但人员限制无法进行调试,也拖延进度,影响生产效率。
种种不畅通之下,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新增订单大幅减少,资金回笼无法保证进度。加之俄乌冲突带来的原材料价格、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疫情管控物流成本大幅增加,公司运营成本承压较大。
同样处于上海周边的汇川技术,多年来在纺织领域的业务保持了高速增长,通过持之以恒的工艺电子化路径,持续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先,为行业客户提供了织造行业的喷水三代产品,细纱机单锭系统,加弹机全电系统,张力在线检测系统等优秀的方案。
今年一季度的疫情对汇川技术的经营也产生了一定干扰,所幸并未构成太多实质性影响。“苏州是公司产品的主要生产地,疫情期间,公司集中特定人员加班加点进行保供保交付工作,经营得以持续;深圳是公司总部所在地,主要承担部分产品研发、办公职能,公司采用居家办公、集中在公司办公和居家办公综合模式,在政府防疫防控要求和公司保供保交付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汇川技术高端纺织BU总经理叶远雄告诉记者。
求破局为可能,尽所能
供应链、销售链在全国,被种种因素按下暂停键的企业们确实难觅应对良策,但唯有迎难而上,才能迎刃而解。
“贝斯特的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对于这些优质客户的服务我们必须克服困难给予保障。”据桑建中介绍,在疫情期间,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贝斯特强化推进了人员的素质提升,依托网络及数据化手段,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等多种创新方式来解决包括安装、调试以及常规技术指导等客户服务问题。“疫情倒逼着我们进行思维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振了团队的信心。”桑建中表示,“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企业,这句话果然不错”。
面对疫情反复,宏源科技主动响应上级号召,严格做好防控工作,坚决阻止疫情在公司传播,并稳步推进生产经营工作。围绕当前形势,无锡宏源在加强与用户沟通的同时,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运输交通部门以及货运公司衔接,最大可能的保证物流的畅通,保证有序发货。企业采购部门一方面主动与原有供应商衔接,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货物供应问题,尽可能保证供货顺畅;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渠道,对部分部件寻找无锡市当地供应商,迅速解决“燃眉之急”。在市场拓展上,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市场开拓上,仍然有一些新增订单,一些地区发货也在慢慢启动。
而汇川技术也在供应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坚守“保供战役”,不让交货成为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业务瓶颈。据了解,汇川技术通过市场团队本地化运作的方式,拉通当地市场团队、服务团队,降低人员流动性,满足地区客户的销售咨询与服务工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针对疫情带来的物流运输问题,通过备料,设立当地仓库的方式来缓解运输带来的压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汇川技术向北京的终端合作伙伴紧急采购了100000盒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通过汇川技术全资子公司贝思特电气捐赠给上海浦东新区航头镇政府,助力当地各界共同战疫。
展新局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
“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罢,所有经历都有阵痛,但也都教会了我们成长。
周志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大环境非常复杂,叠加疫情持续散发,对实体经济来说,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从阶段性来说,各行业面临的发展压力是非常大的,包括纺织纺机行业。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宏源科技的经营思路也在被刷新,不断从战略层面思考企业的运营。
周志强表示,接下来,宏源科技将坚定不移的坚持科技兴企,推动公司产品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公司供应渠道,培育或发展更多国内或本地就近配套链,形成更自主可控的供应体系。相信,宏源科技定能冲破疫情,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同样意识到技术沉淀重要性的还有在提花机领域已颇有影响力的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慧林智能总经理孙善林表示,当前提花机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研发能力,做出产品就能赚钱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如果还不居安思危,迟早要面临生存的现实。几年来遭遇的疫情冲击,让孙善林更加认定,无论市场是否景气,技术研发都需要坚定方向持续投入,这样才能随时把握住市场上的新需求。今年一季度疫情期间,慧林智能投入了一批新的产品模具,计划下半年推出节能型提花机,单机节能可达1万元/年。
在叶远雄看来,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国内需求萎缩,再加上东南亚国家的复工复产,纺织行情呈现出下滑的状态。他认为,修炼内功是2022年能平稳过渡的关键。汇川技术在纺织领域始终坚持“推进工艺电子化、装备智能化以及产业数字化”,“工艺电子化的核心在于极致体验的性价比,装备智能化的核心在于超短流程创新,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在于挖掘核心数据价值,2022年会继续坚持把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中,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纺织电气产品及解决方案。”
正如周志强所说,“无论现在多么困难,从长远来说,世界向前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对未来,我们还是要充满信心。对我国纺织行业来说,属于优势产业,具备很强的世界竞争力,受客观形势包括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经过发展低谷及重新洗牌后,后面发展活力会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