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从2022年4月1日起,服装行业开始实施了新版国标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今年冬天是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在此版标准中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含绒量”和“绒子含量”看起来只是字里行间的不同,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含绒量是指羽绒羽毛中绒子和绒丝所占质量比。
绒子含量是指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质量比,其中绒子包含朵绒、类似绒、未成熟绒、损伤绒。
标注绒子含量能更直观表征羽绒品质的高低。
朵绒是指一个绒核放射出许多绒丝,绒丝较长,呈现球性散射状,是羽绒中最主要成分,保温效果最好;类似绒是指毛型带茎,其茎细而较柔软,稍端呈丝状而凌乱;未成熟绒是指尚未长全的绒,呈伞状;损伤绒是指从一个绒核放射出两根及以上绒丝的绒子,在羽绒处理过程中从羽绒上脱落下来;绒丝是指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朵绒是羽绒中最主要的成分,与类似绒、损伤绒、未成熟绒相比保温效果最好。一定条件下,朵绒越大,羽绒绒枝越长,绒枝上绒小枝越多。羽绒呈现球性独特结构,羽绒间相互支撑,使羽绒具有一定蓬松度,可以容纳大量的静止空气,避免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同时空气导热系数小,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一定羽绒重量,一定条件下,绒子含量越高,蓬松度越好,保温效果越好。但若是羽绒中有大量绒丝存在,由于绒丝没有独特球性立体结构,蓬松度较差,难以固定静止空气,所以保温效果较差,绒丝容易通过纤维间、绗缝间空隙钻出,防钻绒性较差,影响服装的美观。
新版标准中采用“绒子含量”有利于识别羽绒产品质量优劣,避免不法商贩钻空子,填充物中通过加入大量价格低廉的绒丝,来提高羽绒的含绒量数值、以次充好。同时,新标准规定羽绒服的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也就是说如果你买到的羽绒服标签上写的绒子含量低于50%,那就不能称之为羽绒服,就是欺诈消费者。
羽绒服选购时注意事项:
1. 看合格证上执行标准是否为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执行新国标的羽绒服在品质、防钻绒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2.新版羽绒服标准不再标注白绒、灰绒等颜色差异,其实二者的保温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3.羽绒服装的保温效果和蓬松度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蓬松度越高,保温效果越好,还和绒子大小、绒子含量、充绒量有关系。
4.看充绒量。羽绒服的充绒量对羽绒服的保暖性有显著影响,充绒量100g及以下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0℃以上的温度穿着,充绒量140g左右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5℃以上的温度穿着,充绒量180g左右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10℃以上的温度穿着,充绒量200g左右的羽绒服通常适用于-20℃以上的温度穿着。另外,保暖性还与面料防风性、服装款式、长短等有关,具体需根据成衣保暖性测试结果确定羽绒服适合穿着的温度。
5.用手挤压羽绒服,回复性好,则保暖性较好。用手搓填充物,观察是否有钻绒,手感柔软不扎手的为佳。
6.用鼻子闻气味,有异味的羽绒服则说明其加工环节不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