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国内小厂放假,出海巨头赚翻!纺织龙头布局东南亚10年,去年净赚62亿,净利率超2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31  来源:纺友网 新京报 国信证券 申州国际 网络  浏览次数:24
核心提示:近日,国际代工巨头申洲国际公布了2024年年报,业绩颇为亮眼。收入利润增长均超预期,且创造了新高:营业收入286.6亿元,同比增
        近日,国际代工巨头申洲国际公布了2024年年报,业绩颇为亮眼。

收入利润增长均超预期,且创造了新高:营业收入286.6亿元,同比增长14.7%;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36.9%,


打破薄利魔咒:净利率21.77%,高于代工大客户耐克


与传统印象中低利润的代工厂不同,申洲国际的代工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0%上下、净利润维持在20%上下。2024年净利率为21.77%,高于其代工大客户耐克。事实上,耐克净利率也就维持在10%左右。


申洲国际将2024年的业绩创新高归因于对新产品加强开发、完善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配套以及合理分配国内外生产基地的产能等几个方面。


1. 一体化针织服装业务模式,成本把控优于同行


申洲国际纵向一体化针织服装业务模式,使其在成本把控上优于同业。所谓的纵向一体化针织服装业务模式,即申洲国际将纺织业务的面料织造、染整服务、印绣服务和针织服装产品的裁剪与缝纫等生产工序合而为一。在此生产模式之上,公司可在针织服装制造业中提供完善周全的服务,节省从一个生产工序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工序的前置时间及物流成本,有效降低单位固定生产成本。


2.从研发到制造,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服务


申洲国际的服务并不限于制造。对于大客户耐克、优衣库、阿迪达斯和彪马,申洲国际分别为其建立专用工厂,能一站式完成从面料研发、设计、打样及生产等所有环节,同时保证品牌间生产的独立性和保密性。其中,在面料研发方面,耐克知名的Flyknit体织鞋面料、优衣库的AIRism都是品牌与申洲国际共同研发的。这样,就与大客户建立了很强的客户粘性,订单长期保持稳定。



3.布局东南亚超10年,收获巨大出海红利


申洲国际目前拥有25万公吨面料和5.5亿件服装的年生产力。在亚洲建立了生产基地,旨在为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生产高质量的运动、休闲运动、以及休闲服装。


早在2005年,申洲国际就开始初步尝试在柬埔寨建成衣制造厂,2013年起,申洲国际又开始在越南建厂。截至2023年末,申洲国际的成衣海外产能占成衣总产出的比例已达53%,在生产成本和关税政策上享受了巨大的出海红利。


目前,申洲国际还在不断加大海外产能规模。2024年年报披露,公司在柬埔寨金边市的新成衣工厂土建工程已接近完工,今年3月份开始招聘员工,计划用工规模约6000人;公司在越南西宁省的股权收购项目完成后,启动了面料新产能的建设,达成后预计新增面料产能200吨/天,用于供应越南及柬埔寨成衣工厂。




从小厂到巨头:穿越周期,构建核心竞争力


申洲国际表示,预计2025年产能增长10%,单价和毛利率稳定。


当巨头业绩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国内中小代工企业却陷入经营困境。


据网络消息,今年传统的金三银四十分萧条,已有服装厂老板直接结账,让员工放假了。服装企业接不到单子,做不了活,也就不需要面料,面料销售自然也起不来,也不愿意买丝,最终整个产业链出现低迷。


大型企业通过出海和加强研发以及生产单元的重构,已经建立了越来越高的竞争壁垒,而国内小厂面临高关税、高成本压力,利润微薄经营艰难。


事实上,分化是不变的主题。中国纺织服装业高速发展的40年中,不断有企业倒下,也不断有企业发展壮大。


要知道,巨头最初也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它们之所以能逐步壮大,必然是掌握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代工小厂到全球巨头,商业史上没有偶然的逆袭。所有穿越周期的企业,无一不是凭借核心技术、供应链壁垒或模式创新突围——锻造不可替代的护城河,才是中小制造企业对抗行业洗牌的终极答案。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