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S舒弹丝;丙纶;涤纶;针织面料;单向导湿;低温定形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时尚,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单向导湿织物具有控制人体热湿平衡的功能,它作为附加值较高、穿着舒适性好以及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织物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开发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丙纶面料,结合MicrostretchTM(MS舒弹丝),可使穿着没有紧绷感,让运动服穿着更加舒适,且有利于运动的展开。
目前,单向导湿面料的开发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汗液在织物表面快速扩散,增大汗液的蒸发面积;二是通过毛细效应,即通过毛细管通道的增加,使毛细效应增强,如此可减少织物与人体皮肤的黏着感,提高舒适度[1]。
1 设计思路
丙纶纤维不耐高温,定形温度要低于130℃,普通氨纶需要经过190℃高温定形,而此时丙纶已经脆化,因此,丙纶面料不能加弹,而当温度达到120℃时,MS舒弹丝基本100%消除内应力。
丙纶纤维不吸水、不耐日晒,适用于内层设计,将吸湿排汗涤纶用在织物外层[2],中间添加MS舒弹丝增加弹性,提高穿着舒适性。3根纱线一起喂入织针,底面丙纶刷毛、贴身穿,达到单向导湿保暖的目的。利用丙纶拒水效果可将汗液传导至体外,保持体表干爽,结合涤纶快干特点将丙纶导出汗液尽快挥发[2],达到穿着舒适的目的。
2 原料选择
为了更好地发挥面料单向导湿功能,面纱选用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的8.33tex/72f( 75D/72f)吸湿排汗涤纶;中间纱采用上海连晟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的4.67tex (42D) MS舒弹丝;由于丙纶
染色性较差、颜色淡、染色牢度差,因此,地纱采用常州国星特种化纤有限公司生产的原液着色纱线,即大红色8.33tex/48f (75D/48f)丙纶。
3 编织工艺
3.1 设备参数
机器 中国台湾铭铧
单面大圆机
机号 24针/25.4mm
筒径 813mm (32″)
路数 128F
总针数 2400枚
3.2 组织结构
采用单面组织,涤纶做面纱、MS舒弹丝在中间、丙纶做地纱,3种纱线全路数同时喂入,一起成圈织成涤盖丙纶单面织物。
3.3 注意事项
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a.丙纶回潮率为0.05%,静电较大,需要控制纺织厂的温湿度,最好能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织造;
b.进纱角度应等于或略小于45°,避免MS舒弹丝在面料内部发生断裂;
c.织机的卷布张力尽可能小,织造三角针后退些,有利于减少织针与MS舒弹丝的碰撞机会与摩擦力,有利于织造的平稳运行及减少内部断丝的几率;
d.保持织机的整洁性,避免织机油污沾染面料造成疵点[3];
e.编织时涤纶覆盖丙纶,丙纶和MS舒弹丝全路数参与编织,MS舒弹丝在成圈时形成MS舒弹丝连接点,组成网状结构,这样才能在热定形时产生黏合,防止脱散。由于涤纶、丙纶、MS舒弹丝同时喂入编织区,因此要控制好纱线张力和进纱层次,避免丙纶翻丝出现布面不均匀[4]。
4 染整工艺
面料染整工艺流程:预定形→染涤→烘干→刷毛→成品定形。
4.1 预定形
预定形的温度为120℃,速度为18m/min,通过精练去除织物表面的油渍、脏污等。
4.2 染涤
采用丙纶染色工艺,130℃下用分散染料对涤纶染色30min,并用冰醋酸将染液调节为酸性。
4.3 成品定形
为保证面料品质,考虑面料单向导湿性能,定形时加入亲水助剂。
4.4 注意事项
染整工艺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对于MS舒弹丝、丙纶针织物,初次湿热升温工艺通常是洗油工艺,控制措施是进布后缓慢升温,升温到50℃时,保温5~10min,再升温至60℃,保温10min,采取多级保温、逐次升温的方法,使织物形成稳定的弹性及回弹性;在60℃保温后,缓慢升温至130℃染涤;在降温过程中,需要缓慢降温,建议降温度速率为2℃/min,降温至70℃以下时排液。
建议的染整工艺升降温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染整工艺升降温曲线
5 成品面料参数
织物缩水率按AATCC 135-2012《织物经家庭洗涤后尺寸的变化》检测;扭力按AATCC179-2012《经家庭洗涤后的织物纬斜和成衣扭曲性能》检测。
成品面料参数如下:
幅宽 1549mm (61″) 克质量 170g/m2
码质量 262g/m 纵向缩水率 -3%
横向缩水率 -4% 扭力 2.1%
结果表明,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6 结束语
涤盖丙纶单面刷毛针织面料,可低温预定形后直接染色,达到了节能降耗、节约成本的目的。该针织面料单向导湿性能好、尺寸稳定、弹性优良,提升了产品品质,实用性较好,适于用在运动服装上。
参考文献:
[1]陈百顺,郭峰,何泽寿.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的开发 [J].针织工业,2014(2):1-4.
[2]刘红玉,陈佳,吴金玲.单向导湿方格菱形面料的开发[J].针织工业,2014 (8):5-8.
[3]张秀,蒋佩纭,何世贤.涤纶/丙纶单向导湿功能面 料的开发[J].纺织导报,2010( 9):44-45.
[4]黄秉考,韩大鹏,徐孝跬.热黏合氨纶罗纹织物的开 发及产品应用[J].针织工业,201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