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置集中投产聚酯新产能井喷
今年国内聚酯新产能进入集中爆发期,新装置集中投产,旧装置积极复产,年内聚酯新增产能达540万吨,产能增速高达9.81%。
近几年聚酯新增产能投放集中在大厂,例如桐昆、新凤鸣、三房巷,或者是旧产能复产,如江阴金桥、福建鑫东华、宿迁逸达。目前聚酯工厂总数在一百家左右,而其中百万吨级别以上的聚酯工厂只有17家,其产能占比达总产能的64.61%,足见聚酯产能集中度较高。随着浙江石化(荣盛、桐昆)、恒力、盛虹、恒逸四大聚酯工厂进军炼油行业进程的推进,聚酯企业之间的差距再次扩大,产业的集中度也随之加剧,对聚酯产业的影响不容小觑。
2、PTA暴涨带动聚酯价格刷新近年新高
国内PTA现货价格自7月下旬以来开始一路飙涨,PTA现货价格自7月19日的6040-6070元/吨,9月初大幅涨至9200-9320元/吨的高位,共上涨了3205元/吨,涨幅高达52.93%,价格创近7年新高。聚酯另一原料乙二醇市场亦处于震荡上扬走势。在成本面高涨推动下,聚酯产品市场开始积极跟涨原料,聚酯产品市场价格亦创近年来新高。但价格高涨的风光背后,却埋下一丝隐患。因聚酯产品涨幅尚未跟及原料市场涨势,聚酯企业亏损加剧,且下游对市场高价抵触较浓,聚酯工厂面临库存升高的压力,因此聚酯企业减产逐步增多,聚酯企业综合开工率最低降至76.24%。
3、环保政策影响下的瓶级PET行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国家环保督察力度加严,6月初,中央环保局正式发起第一轮环保督查回头看,此次回头看涉及江苏、广东、内蒙、河南、河北等主要十大省份。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环保督察越往后执法越严。今年各省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企业治理方案,江浙地区作为瓶级PET的主要生产地和下游消费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前部分瓶级PET企业主要能耗主要是煤炭,随着国家对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受此影响,江浙地区部分瓶级PET企业不得不减产。因环保限电原因,常州华润其100万吨/年瓶片装置产能6月初减产40%,开工降负至6成左右。接政府环保通知,江苏三房巷其200万吨/年聚酯瓶片装置于7月初开始将减产10%。浙江万凯厂家其120万吨/年瓶片装置因限电减产3成左右。河南安化其30万吨聚酯瓶片装置开工因环保原于8月初因减产一半。
4、中美贸易战爆发对化纤市场影响几何
6月15日美国不理中国的警告,正式公布针对中国的301关税制裁清单,涵盖340亿美元进口值,共计818项中国进口商品,紧随其后的第二份清单,将在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公布,里面将涵盖160亿美元的284项商品。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作为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主要市场,势必会对化纤市场产生一定冲击。
虽然目前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没有直接牵涉到纺织服装行业,但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美国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重要市场,而同时美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进口国也是中国。因此随着中美贸易战再燃烟火,美国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关税,很大程度上只是时间问题。
5、浙江万凯聚酯PET新项目西部转移实现产业优化布局
8月24日,涪陵区政府与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年产12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的入驻,将在全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通聚酯产业链条,有效弥补西部地区聚酯瓶片的空缺,有力推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
由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12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落户于涪陵龙桥工业园区南岸浦片区,计划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占地635亩,项目分两期建成:一期投资约20亿元,建设基础切片生产装置1套、固相增粘装置2套,建设周期为16个月,年产食品级PET切片60万吨;二期投资约16亿元,建设基础切片生产装置1套、固相增粘装置2套,建设周期为16个月,年产食品级PET切片60万吨。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120亿元,年利税约5.6亿元。
6、美国对涉台湾地区聚酯PET作出反倾销终裁
2018年10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基斯坦和台湾地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否定性终裁: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未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在该项裁定中,5名委员投否定票。基于上述产业损害否定性裁定,美国商务部将不对进口自上述国家/地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发布反倾销征税令。
2017年9月26日,美国企业代表美国国内产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进口自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基斯坦和台湾地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17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