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是丝织物14大类中的一类,是指经纬丝无捻或加弱捻,采用先染后织,具有多种色彩花纹的丝织物,色彩多于三色,以经面缎纹为地组织纬起花的提花丝织物,外观瑰丽多彩,花纹精细高雅。其花纹有两种织法:一是“经丝彩色显花”,又称“经锦”,采用单色纬线和多色经线织出花纹,织造时只用一把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但色彩比较单调;二是“纬丝彩色显花”,又称“纬锦”,采用单色经线和多色纬线织出花纹,织造时使用两把梭子,容易变换色彩,使花纹彩色丰富,但生产效率相应较低。
在我国众多的锦中,最为著名的锦有蜀锦、云锦、宋锦和壮锦,合称“四大名锦”。
据说辛勤的织工织造一天也仅仅能织成几厘米的锦,因此说它与黄金等价可一点都不夸张。
最历史:蜀锦蚕丛织锦绣,丝路锦官城。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蜀地而得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蜀锦图案的取材十分广泛、丰富,诸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等,且广泛而巧妙地应用寓合纹样,并对织品进行艺术性地高度地概括。
复制品:战国晚期的舞人动物锦(左)唐代的联珠鹿纹锦、黄地对鹿纹锦、饮水马锦(中)晚清三绝”之一月华锦(右)
最文化:宋锦
华而不炫,贵而不显,低调内敛。宋锦,起源于隋唐,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逐渐发展的,因兴盛于宋代而得名。宋锦是以纯桑蚕丝或桑蚕丝经线和有光人造丝彩纬色织彩纬显色的纬锦,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线,三种有色纬线织成。宋锦纹样繁复多变,图案灵活多姿,题材广泛多意。
宋锦是宋高宗为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和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特别是装帧裱画业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石青地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故宫博物院)
丝质,苏州织造,纵448cm,宽196.3cm。 此轴图中有亭台、楼阁、宫阙、华盖幡幢以及阿弥陀佛等佛教人物278尊,并饰以流云、树木、花草。其人物面目清晰,表情生动,服饰轻柔飘逸,线条流畅,如工笔细绘一般,充分体现了原画稿的艺术风格,亦反映出乾隆初期苏州织成锦技术水平之高超。
最艺术:云锦
云锦以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
南京云锦自宋代由彩锦演变而来,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习尚用真金装点官服,加之当时国力扩张,黄金开采量增大,使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云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最珍贵、工艺水平最高的丝织品种,并成为元、明、清三朝都指定云锦为皇室御用贡品。
缠枝牡丹金宝地 锦清早期,江宁织造,幅宽62.5cm。
此锦以双圆金线作地纬织满地金,粉色纬线作夹纬,绿色纬线长跑梭织绿叶,牡丹花以“挖梭”方式妆花织造。彩绒背,三晕配色,片金勾边。织物厚重,致密。色彩对比强烈,红花绿叶满地金,富丽堂皇。
最炫民族风:壮锦
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 。又是壮族人的织锦,又称 “僮锦”、“绒花被”。
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唐代,壮锦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变为繁复。
宋代,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出现了。这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外,还出现了丝、麻,平民百姓也可享用,各州县都有出产。
壮锦不仅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至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
锦色瑟瑟 四大名锦的困惑:名锦作为小众艺术,只能当作工艺品欣赏和收藏,如何拓展,将其变为最实用的受大众喜爱的工艺品,锦色之路,仍需不断地探索。
蜀锦:
云锦:
宋锦:
2014年 APEC领导人的服装:风光一时的宋锦面料
男领导人
女领导人
壮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