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棉农反馈来看,随着小麦收割进入尾声,农民抓紧时间进行棉田管理,一是查苗情、防治病虫害。近期是棉苗黄枯萎病、红蜘蛛的高发期,棉农随时观察苗情,尽早处置;二是松土保墒通风。雨后河北、山东局部地区棉农抓紧松土保墒、保持水肥,保障棉苗生长。总体来看,今年棉花长势不输去年,棉农预计今年单产达到500斤/亩以上,或许又是一个丰产年。
不过,棉农普遍担心今年“丰产难丰收”,处于低位的现货价格势必会拖累新年度籽棉交售价,一是棉价已跌入谷底。截至6月12日,山东、河北等地三级地产棉报价14000元/吨(毛重、提货价),较昨日继续下跌100元/吨。据了解,黄河流域各400型轧花厂已基本没有货源,现货有价无市。山东某轧花厂表示,目前价格成本倒挂超1200元/吨,尚有存货的轧花厂和贸易商亏损相对较大;二是有意向继续做棉花加工的企业寥寥无几。由于亏损较重,加之黄河流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预计2019年继续收购加工的轧花厂仅剩10%左右,有意向开秤的企业或将更少。12日,山东德州某400型轧花厂负责人表示,当地拥有资质的400型轧花厂90多家,预计2019年参与收购的或不足5家。
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关税问题日益严峻,对企业心理造成较大压力,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储备棉、郑棉价格也低迷难振,加之下游棉纱、坯布企业拿不到新的订单,多已开启提前放假状态。整个棉纺市场一片阴沉,亏损成为当前主基调,至于何时才能有转机,市场期待G20峰会上的两国元首会晤,届时或许将有较为明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