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年来,福建地区聚酯涤纶行业发展势头也很好,逐渐出现了百宏、金纶高纤等领军企业。但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保持优势,或者后来居上,近年来福建地区也在产能扩大、产品研发、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这些福建化纤企业的步伐其实未有停歇。
反向收购“世界第一”的福邦特,晋升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战略入股江苏海阳化纤,巩固全球锦纶产业龙头地位;拥有21家全资子公司,在业内率先打通上下游8个环节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恒申控股集团作为福建龙头化纤企业频频“出招”、出尽风头。
而在11月19日,福建省工商联在福州发布“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而据小编统计,在福建民营企业100强内,其中纺织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入围最多,共有13家,产业链优势明显,企业数虽与上年持平,但营业收入总额增加26.4%,平均净资产利润率提升了31.6%,劳动生产率提升了55.2%。
2019福建民营企业100强名单(纺织化纤部分)
据了解,2018年,福建省纺织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7%,其中泉州增长14.9%、福州增长8.2%、莆田增长20.5%。截至2019年10月,全省纺织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居全国第5位,已形成化纤、纺纱、织造、染整、服装、纺机等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其中,化纤产能约850化吨,居全国第3位;棉纺纱锭约1300万锭,居全国第6位。同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我国纱线产量2976万吨,同比下降0.2%。从数据显示,福建省棉纺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2018年福建省纱线产量首次超过山东、河南,以全年累计569.21万吨的数据跃居第一位。
为何福建,能在化纤产量较量中拔得头筹?
1、原料成本端——化学纤维产量保持前三
图1 2016-2019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前5省份
由上图可知,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前5省份分别为: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和山东。2018年1-12月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5011.09万吨,同比增长2.75%。
其中浙江、江苏产量依旧稳居一二名,分别为2282.30万吨、1370.47万吨,福建省以694.88万吨位居第三。化学纤维产业稳步、健康的发展,从原料成本端推动了福建省纱线产业的飞速发展。
2、下游需求端——布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图2 2016-2019年全国布产量前5省份
由上图可知,我国布产量前5省份分别为:福建、浙江、山东、江苏和湖北。(布包括棉布、棉混纺布、纯化纤布,不包括代用纤维布、手工织布。)
据统计,2018年1-12月我国布产量657.26亿米,同比下降4.89%,其中福建省布产量为107.94亿米,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产量为80.10亿米,江苏省产量为69.40亿米。从2016、2017年的三四名,到2018年的首位,福建省布产业飞速发展,布产量的激增也就意味着对纱线需求的增大,也就间接地从需求端推动了纱线产业的高速发展。
3、纱线产业稳步发展,化纤产业增长显著
图3 2016-2019年全国纱线产量前5省份
由上图可知,我国纱线产量前5省份分别为:福建、山东、河南、江苏和湖北。(纱包括棉纱、棉混纺纱、纯化纤纱,不包括棉线、代用纤维纱和手工纺纱。)
据统计,在569.21万吨的产量中,棉纱85.35万吨,棉混纺纱244.76万吨,化纤纱239.10万吨,非纯棉纱占比高达85%。这也从数据上印证了近两年福建省纱线产量激增的原因,便是该省粘胶、涤纶和化纤混纺纱的快速发展,以及化学纤维、布产业的稳步增长,而这也俨然成为福建纱线产品的特色。
惨淡行情下的新突破:福建纺织化纤力争2020年实现产值3550亿元!
而在去年福建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印发通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18-2020年),其中纺织化纤产业集群(福州)被定为发展重点。
计划中指出该产业集群将依托福州临空经济区,支持恒申合纤、金纶高纤、锦江科技、经纬新纤、长源纺织等企业,重点发展锦纶、氨纶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形成聚合、化纤、棉纺、经编、针织、染整、服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较强竞争力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争取到2020年实现产值3550亿元。
在目前纺织行业行情惨淡的格局下,福建地区作为纺纱、织布大省,其PTA-聚酯-纺纱-织造全产业链均居全国前列,其原料行情发展问题、布厂需求及订单恢复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理应成为业者关注的重中之重。